当前位置:首页
>> 市情 >> 文化民俗
视力保护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06-02 13:42 字体:[ ]

 普查与申报

 

2006年起,根据国家、省、市文化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市文化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按照摸清底数、资料详实、归类完整的工作要求,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认真普查,全面掌握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全市15处镇(街道办)601个行政村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对普查出来的项目进行评审和科学认定。     

2008年后,市文化馆筛选普查项目,本着“保人就是保艺”的原则,选出其中濒临消亡或迫切需要保护的项目加紧申报乳山市级、威海市级、山东省级非遗名录。是年6月10日,“乳山大秧歌”“乳山琴书” “牛郎棍”,被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威海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月,建立乳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11个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曲艺、民俗等7个方面。年内,整理申报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大乳山的传说”“岠嵎山的传说”“乳山剪纸”“宁海绸的制作工艺”4个项目被公布为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整理“牛郎棍”“大乳山的传说”“乳山大秧歌”“乳山琴书”4个项目申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挖掘和搜集整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显著。“大乳山的传说”“牛郎棍的传说”“宁海绸的制作工艺”“木头鱼的传说”被公布为威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文化馆根据非遗普查摸底情况,编辑出版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汇编·乳山市卷》(共六卷),共录入了185个乳山市级重点“非遗”保护项目,印刷3000册,全书介绍了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和项目,使社会各界对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保护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并出版《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实物登记表》(乳山市卷)。建成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建立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完成省厅要求的一书、一馆、一库、一厅的“四个一”工程。“乳山牛郎棍”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习所”称号。

2010年,在民间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120件,83件展品参加威海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乳山市的牛郎棍表演在展演节目中名列第5位。

2011年,圣水宫的传说、乳山镂绣、乳山大喜饼制作技艺、姜家柳编制作技艺、谭氏烫伤膏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威海市人民政府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为庆祝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与乳山市文物管理所、乳山市冯德英文学馆联合举办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宣传活动,举办乳山市庆祝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图片展,展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刊板15个,图片52幅,发放宣传资料300份;组织乳山镂绣、姜家柳编制作技艺2个项目参加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均获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参展奖;对列入“威海非遗名录”的大喜饼制作技艺进行创意包装设计,与QS食品生产认证的食品企业合作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作为乳山市旅游纪念品,在景区、企业、商场销售;申报第二批威海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乳山镂绣传承人张连芝、姜家柳编制作技艺传承人姜仁索、谭氏烫伤膏传承人秦桂环被确定为第二批威海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7月,为做好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市文化馆增挂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2015年6月,市文化馆印刷《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传册,全面介绍已经获批的22个非遗名录。

至2015年,境内共普查整理非遗保护项目10大类242项,分别是:民间文学143项,民俗53项,传统医药3项,传统舞蹈4项,曲艺3项、传统戏剧2项,传统音乐1项、传统美术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0项,传统技艺12项。本市申报成功非遗代表性项目22项,其中省级4项,威海市级17项。有16人被公布为乳山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9人被公布为威海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项,其中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列入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有16人被公布为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9人被公布为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按其类别分为传统技艺、民俗、武术、医药、美术、舞蹈、曲艺、音乐、民间文学。

传统技艺乳山镂绣  乳山镂绣是乳山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产品,又称扎目,属山东抽纱手绣产品中的一类。其颜色主要以白色、原白色为主,图案简洁大方,呈现色彩淡雅、高贵大方的整体效果。乳山镂绣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长老会传教士莉莉·马茂兰女士在烟台开设教会学校,边传教边传授抽纱技艺,生产镂绣绣花产品。20世纪20年代初起,在午极、冯家、崖子一带,大多数农村妇女家务之余从事镂绣绣花,以加工绣花收入贴补家用。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乳山镂绣在抽纱制品中自成体系,从业人数逐渐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至60-70年代成为乳山出口贸易中的支柱产品。

乳山镂绣制作有7道工艺:第一步,刷花。首先,制作染料。将工业蜡加热熔化后,加入蓝色粉末染料搅匀,待其冷却后形成蓝色固体染料。其次,设计人员创作出花稿,以玻璃纸覆盖于花稿之上,用刺样针在玻璃纸上刺出相应花样,再将刺好的花稿平铺于面料之上。最后,用麻质毛刷蘸取煤油,在染料块上摩擦以沾取染料,然后用毛刷在玻璃纸花稿上反复擦拭,使花样能够透过玻璃纸印在面料之上。第二步,抽丝。将印好的面料用木撑展开固定,按照花样用剪刀抽去图案中相应的经、纬丝,形成有规律的网状组织。第三步,勒网。用针线将网眼缠勒成方目,通过方目的排列,构成预先设计的图案。第四步,掏边。沿勒网的图案边缘,用针线连缀其边缘的三根纬线,使图案边缘整齐、牢固,不留线头。第五步,刻边。沿掏边边缘,将外围少量的多余布料剪去。使整套产品形成清晰、完整图案。第六步,漂洗。用0.7%的草酸溶液浸泡产品8至10小时,用于去除产品表面残留的染料,捞出控干。然后将其置于清水中,用肥皂洗净。第七步,上浆、烫熨。用水加淀粉调成5%的淀粉溶液,将洗净的产品浸入其中,加以搅拌,使产品充分挂浆后将其捞出晾干。最后用电熨斗将产品烫熨平整即可。

乳山镂绣工具主要有:剪刀(主要用于将棉、麻布上的经纬丝抽去,形成网眼)、针线(将布面上形成的网眼缠勒成方目)、木撑(撑起平整布面,便于手工操作)。使用的原料为:棉线、棉布、苎麻布或亚麻布。

乳山镂绣整个过程全部为手工制作,现代机械无法替代。在众多抽纱产品中,乳山镂绣特有的工艺制作手法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效果。乳山镂绣的创作技法采用逆向思维,大多艺术创作,是用笔墨等勾勒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或景象,而镂绣是将要表现的事物或景象之外的部分按照一定规律抽丝而成方目,利用形成的方目来反衬明布上相应的图案。同时抽丝编花工艺的应用使镂绣更丰满、立体,令花中有花,相映成趣,呈现出明暗相间,层次分明,造型丰满的浮雕艺术效果。

乳山镂绣用途广泛,具备很强的实用价值。乳山镂绣涵盖了床盖、台布、被套、盘垫、窗帘等各类家居用品。由于掌握镂绣、抽丝编花技巧人的年龄不断增大,镂绣、抽丝编花工艺复杂、技法不易掌握,镂绣、抽丝编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利润较低等因素影响,致使21世纪后从事镂绣的企业、民间从业者不断减少。

为抢救、保护乳山镂绣技艺,2011年10月,乳山镂绣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12月,乳山镂绣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3年,乳山镂绣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乳山钩织  乳山钩织是乳山民间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又称钩花,属于山东抽纱手绣产品中的一类。乳山钩织的花样比较自由,从头到尾仅有一支钩针与一根线,可钩出许多自由型、花型、圆型、立体织物等。乳山钩织产品图案丰富美观,色调高雅大方,极具中国传统民族风格,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和认可。

乳山钩织起源于1910年。是年,乳山寨乡刁家村孙福贵从大连回,携带一件从国外传来的钩织花样找海阳县桃园村的远房亲戚隋良换帮忙做钩织制品。隋良换是个秀才,有智慧,便用铁打成钩针,再用锉磨来搓去,直到铁钩能钩住线为止。隋良换的母亲王贵英会钩花,王贵英用自制钩针,用缝衣服的线钩出完整的小花来。最后经过反复修改和仿照,王贵英最终按照原样品的花样钩织出产品。此后,钩织技艺在乳山逐步流传开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乳山钩织不断完善、普及。至20世纪60-70年代,乳山寨、海阳所、白沙滩、诸往、崖子、育黎、上册等乡镇农村妇女钩花十分盛行,钩织制品成为乳山出口贸易中的支柱产品。80年代后,境内成立起多家以钩织品为主的工艺品加工企业。钩织制品由钩织装饰花样发展到漂亮的钩织服装。

钩织品原料主要采用棉线,腈纶线、毛线、雪尼尔纱线、还有各种不同成分的其他原料,这些原料经过纺织,成为中、粗、细纱线,再经过柔软处理、烘干、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

钩织衣服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衣服有厚薄之分。冬衣一般需要5-6号以上的钩针钩织;春秋衣服一般用3- 4号钩针钩织;夏衣一般用1-2号钩针钩织。夏衣钩织得松一些或者网眼大一些,冬衣钩织得紧密一些。

钩织产品主要分着装品和装饰品。着装产品有:衣服、连衣裙、背心、披肩、围巾、帽子、手套、包等,其中金汇公司生产的品牌产品多层衣及盘垫均获得国家专利。钩织装饰产品有:桌布、沙发巾、电视套、盘垫、坐垫套等。需要画龙点睛的产品,要订上花和亮片珠子等。

进入21世纪后,钩织产品出口量减少,行业利润低,生产规模由曾经的遍地开花衰减至零星加工。

为发展、保护乳山钩织技艺,2014年2月,乳山钩织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7月,乳山钩织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乳山平绣  乳山平绣是民间传统手工刺绣工艺,又称平花绣,属山东手绣产品中的一类。乳山平绣的历史,同境内古老的缫丝、丝绸产业一样,历史悠久。始自19世纪末。

乳山平绣不仅继承了本地古老的手绣传统技艺,而且融汇了全国各地的绣法,同时不断进行创新,使乳山平绣在历史中熠熠生辉。尤其是乳山平绣中的书法绣作品,针法独特,一改往日的左针绣法为右针绣法,令所绣作品大大出彩。

乳山平绣工艺大致分为5步:1、准备绣花针(大、小)、剪刀、撑子(长的、方的、圆的)。2、在布上(绸缎、锦缎、麻布、凌娟、丝帛、棉布)画图案;3、用棉线垫底,用丝线(真丝线、银丝线、金线、银线、绒线)绣布面上的图案。4、针绣:大部分传承老艺人的绣品融合了本地绣、鲁绣、苏绣、蜀绣、湘绣、丹东绣等诸多元素。有悬针绣、盘金绣、披针绣、扒针绣、勒鳞绣、右斜针绣、掺针绣等绣法。书法绣的针法有两种,一种是斜针绣,一个字是一个整体。另一种是扒针绣,用于绣大字。绣鸟类、鱼类,主要采取掺针绣,同时结合不同的绣法,包含湘绣,蜀绣,当中有扒针法,勒鳞绣。绣动物,比如牛,老虎等,采取扒针法与掺针相结合的针法。5、装裱。书法绣作品装裱时,将丝布绣的作品置上,底下用棉布衬托裱在一块,两层叠加使绣面平整。

乳山平绣,是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一鳞一角、一瓣一叶、一笔一画之微也一丝不苟,具有平、滑、光、顺、匀、手指拨弄不起毛等特点。绣品色彩艳而不俗,整体效果高贵大方。所要表现的事物和景象,图案丰满、有立体感,具有美丽的浮雕艺术效果。

绣品分类主要分服饰品、床品、欣赏品等生活用品。包括蒙头布、包脚布、带子、兜子、鞋花、帽子、戏服、被面、枕套、帐幔、桌巾、发巾、台布、靠垫、香包、扇袋、手帕、荷包、鞋垫、脸谱、挂件、画轴、书法绣品等。

2014年2月,乳山平绣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7月,乳山平绣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宁海绸  宁海绸是明、清时期境内民间用柞蚕丝织成的一种丝绸,因产地当时隶属宁海州而得名。宁海绸素以质地柔软、穿着舒适、色泽自然大方而著称。明代孙廷铨所著《山蚕说》概其优点,“色不加染,黯而有章,浣濯虽敝不易色,日御之,上者十年而不败”。至20世纪中期,宁海绸生产进入鼎盛期。90年代后,随着柞蚕放养量减少(收购价格底),生产所需柞茧供应短缺,宁海绸逐步停产。

宁海绸的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之高是其它丝绸类生产难以比拟的,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

宁海绸的制作工艺流程大致分为:解丝、蒸缩、剔丝、络丝、并丝、捻丝、整经上浆、穿综、引筘摇纡、织造、漂炼、后处理、图案设计、意匠、轧花板、纹板编排、穿目板、花机装造等。

宁海绸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中国的书法与绘画可以在其上面发挥无穷的艺术妙味,将中国书法与绘画手绘在宁海绸制作的时装上,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大亮点。宁海绸的自身特点与中国书画共冶一炉、流芳于世,而且它是交际中最佳的馈赠礼品。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曾将宁海绸赠送给国际友人。

为抢救、保护宁海绸制作工艺,2008年8月,宁海绸制作工艺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宁海绸的制作工艺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姜家柳编  夏村镇簸箕姜家村盛产杞柳。建村500多年来,村人利用丰富的柳条资源,编织家用器具,尤以簸箕制作精良而远近闻名,由此命名为簸箕姜家。

姜家柳编以柔韧、可塑、耐磨的杞柳为原料,制作簸箕、圆笸箩箱、长箱、篓子、圆斗、饭盛、笊篱等柳编制品。其制作工艺因制品不同而有差异,其步骤大致相同。以簸箕制作工艺为例:浸条。把干条放在长2米、宽0.5米、深0.5米的水槽里浸泡。浸水时间视季节而定,夏泡1小时,冬泡2小时。条泡好后捞出,堆放起来,捂12小时,使表皮所带的水分继续向里滋润,达到里外湿度一致,增加韧性;装线。一条梁子,两头有槽口,用力抻直两根经线,固定好线头。上好线后,按制品的规格,量好条子的长度,把条装在梁子上,用木板压住一边,双脚踩住一边开始拾条;加工。用两根条的一端挑起两经线,使之交叉进行编织。编到簸箕身所需长度时,用线打结固定。来回编四个整趟、三个半趟。编织时松紧要一致,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要均衡。一侧编好以后,再编织“龙骨”的另一侧。同样是走四个整趟、三个半趟。“簸箕坯”编好以后,进行压实整平;整形。把簸箕坯的后边和左右两边叠起呈喇叭口状;绑圈。一边准备两根条梢用皮革固定住;线沿。在簸箕左右两边各用10到12根条梢用皮革缠住;上舌头。将木头(柳树、法桐、水曲柳均可),剖成长方形簿木板,簿木板后面的厚度为100px,前面的厚度为50px。把簿木板的两边500px 处屈成弯状,分别与两边的簸箕帮绑在一起。中间留出1000px当簸箕舌头,在簸箕舌头厚度为100px的一边上钻五个孔,用皮革将簸箕舌头固定在簸箕掌上即可。

姜家柳编制作需要使用的工具有槽椎(用于穿眼引皮革),拐子(用于掌握边角的角度),四棱锥、镰刀(用来割条子和削条子),果树剪刀、剪刀(用于剪条子),大夹子(用于条子去皮),小夹子、线锤子(用来缠尼龙绳),硬梁(用来平整条子),软梁(用来掌握尺寸),尼龙线(用于条子的编制)。 

姜家柳编原料柳条,要选用粗细均匀、柔韧性能好、表皮光滑已生长两年的杞柳,这是姜家柳编坚固耐用的主要原因。编制的场地很有讲究,工作室(村民叫做地窨子)要建造在地下1米处,以保证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变化不大。室壁南留有一进出的门,边上没有窗户,以保持室内湿度。

姜家柳编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村里的主要支柱产业,其产品几乎垄断了乳山的市场。80年代后,外出打工热兴起,村里青年人很少,且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许多柳编制品被塑料产品所代替。柳编制品工时长、效益低,从事该行业的人越来越少。

为保护、传承姜家柳编制作技艺,2011年10月,姜家柳编制作技艺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12月,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葫芦烙画  葫芦烙画是乳山民间的传统工艺,烙画题材一般采用吉祥图案,隐含“福”文化,作品主要有福禄相伴,财神与鹿,福禄寿喜财,富贵牡丹、送福观音、龙凤呈祥,吉祥鸟,山水、母爱乳山,吉祥有余等。

葫芦烙画,制作过程比较繁杂。从葫芦种植开始,要经过选种、栽培、搭架、葫芦蔓打心、托蔓、采收、葫芦刮皮、

晾晒、处理(用双氧水漂白处理,浸泡2小时,然后清洗继续晾晒)、烙画。

烙画作品完成后,在葫芦上留作者姓名、创作地址、时间、地标以做纪念。

葫芦作为收藏品,经常把玩,可以包浆,颜色变得紫红色,古色古香,散发特有的一种香味,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2014年2月,葫芦烙画制作技艺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7月,葫芦烙画制作技艺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乳山粉条  境内粉条制作历史悠久,尤以乳山寨镇赤家口村生产的粉条以质量优秀、传承历史久远而闻名。赤家口村地处山丘,地瓜种植产量大、口感好。宋家祖先自明嘉靖年间建村起就建起漏粉条作坊,后代代相传,一直传承至今。

漏粉条又叫漏粉。粉条的规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圆而细的粉条,一种是宽而扁的粉条。乳山粉条的主要特点有色泽自然、柔润爽滑、清香宜胃、环保卫生、无任何添加剂、筋道耐煮、粉味十足,适宜炒食、凉拌、炖汤。粉条的制作工艺分为八个步骤:1.将干净的地瓜铲成块;2.磨浆推泊;3.撞大箩出淀粉;4.晒粉团;5.打芡;6.揉面;7.上瓢、打瓢、捞锅、拾绺、浆条;8.晒干、打包出售。

乳山粉条从业人员历经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越是新品种的地瓜,淀粉含量越高,但产出的粉条筋道小、爽滑度低、口感不甜、不耐煮,二次回锅易煮成烂泥状;越是老品种或面临淘汰的地瓜品种,地瓜所含的淀粉量越少,但产出的粉条筋道大、口感甜、爽滑耐煮,特别是二次回锅仍能保持粉条的本色。乳山粉条不掺明矾、增白剂、添加剂以及其他能够增重物质但损害公民健康的东西,使粉条成为乳山食品行业中绿色无公害、健康、优质的食品。

2014年2月,乳山粉条制作技艺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7月,乳山粉条制作技艺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乳山大喜饼  境内有婚礼制作大喜饼的习俗。“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果饼(喜饼)一箩筐。”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喜饼的习俗却沿袭至今。

乳山大喜饼制作讲究,主要分四步进行。以烙制100个喜饼为例,第一步发酵。鸡蛋5千克、白糖3.25千克、花生油2千克,混合搅匀,加酵母进行发酵,至酵子冒泡。第二步和面。将12.5千克小麦面粉加入酵子调面,不施加一滴水,要揉匀,揉好的面团放入盆里再发酵,发至面团上起气泡即可。第三步擀饼。按约4两湿面的重量捏饼坯,把饼坯揉一遍,揉软后用小擀面杖擀饼,要擀得圆圆的,厚度一致。把擀好的生饼盖好,进行再次发酵,酵至饼形圆胖、饼面细嫩方可下锅。第四步烙制。多用平底锅,在锅表面薄薄地涂一层花生油,加热至油不冒黑烟为度。放入生饼后,一直用文火维持。要频繁进行翻转,使之受热均匀,以既能把饼加热烙熟,又不烙焦饼皮为度。

手工制作喜饼的器具有:1、圆形锅贴(有不锈钢材质、铁质,厚薄在0.2毫米,用于在上面烘烙喜饼);2、沙砬(将沙砬淘洗干净,沥干水份,将沙铺在锅底,作用一是均匀热量、二是保温);3、刀具、剪刀(用于大喜饼的切割、裁剪花样);4、小擀面杖(用于擀饼)。

乳山民俗,大喜饼常被称作“媳妇饼”。还有一种大的喜饼,直径常在30厘米以上,叫做“囤底”,一般是被切成扇形小块,分给前来参加婚礼的至亲好友。“囤”是盛放粮食的器具,用它来命名喜饼,一是表明其大,二是代表圆满,三是寓意家有余粮、人有余福,日子过得好。一次婚礼,一般要制作8个大囤底。

乳山大喜饼最大的特点,有脆、甜、香的共同风味,还有软、润、滑等家庭特色。“粳米白面,各人手段”。因在制作过程中,在发酵时间、佐料添加、火候把握等环节上,往往各家各有一套,所以会出现口感回味不同。

乳山大喜饼,大方的外观,在胶东众多的喜饼中,仅大小就排行老大,且乳山大喜饼个最大、形最圆、色最美、味最纯,食后最不烧心,这几“最”特点使乳山喜饼在全国都很闻名。

随着时代的变化,乳山大喜饼的用途越来越广。逢年过节、过生日、生小孩、走亲戚、子女升学、到外地上班,都要烙喜饼,分发给亲友,并留一些自家享用,以示喜庆。

20世纪90年代,乳山大喜饼逐渐走向市场,经营喜饼店的很多。乳山喜饼以其口感松软、味道香美、面料饱满、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国内外来乳投资商和旅游者的喜爱,并传到了世界各地。俄罗斯、日本、韩国、法国等亚欧国家,不少慕名前来进货的。乳山大喜饼已经成为乳山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2011年10月,乳山大喜饼的制作技艺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12月,乳山大喜饼的制作技艺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武术-牛朗棍清康熙元年春(1662年),山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在锯齿牙山起义失败后,在师父胡登起的帮助下,趁夜逃至原宁海州西南乡留格庄村(现山东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留格庄村),因伤势过重加上饥寒,已是奄奄一息。在村头练武的年轻后生萧思德发现后背回家中。其父萧文和,救治于七,使他得以康复。于七为逃避官府的追捕,化名“燕飞”,隐身于萧家长达一年之久。

于七在萧家养伤期间,不但将自己的拳脚功夫传授于思德,并把毕生所习之刀、枪、剑、戟、鞭等器械,融于一根放牛用的短棍上,精心授于思德。萧思德白天进学堂读书,夜间习武,几年后已成为乡里有名的文武双全之士,将于七传授的技艺广授乡民。萧家为了纪念先师于七,将棍法取名为“牛郎棍”,代代相传。萧家后代萧明魁,继承了“牛郎门”的全部技艺,现为“牛郎门”第十三代宗师。

牛郎棍是牛郎门武术中所使用的主要武械,整合了刀、枪、剑、戟、鞭等各兵器技法的优点。主要套路有田字鞭、十字鞭、一字鞭、双折鞭、单折鞭、龙虎斗鞭、长蛇鞭等。这套武术既有抗敌防身功能,又有健身康体作用。

牛郎棍的基本功法:包括手形、手法、棍法、腿法、身法等。手型主要有掌、勾、握等,手法主要有半握拳、日字拳、摆拳等,棍法主要有挑、劈、架、戳、扫、格、撩、攉、点、刺、绞、剁、舞、压、拧、拨等,步形腿法主要有弓、马、仆、歇、虚、并、丁、叉等,身法主要有闪、转、腾、窜、缩等。并根据实战需要,加以点穴绝技,先击要害,有效地提高了御敌防身功能。

牛郎棍的主要特征是拳械齐全、系统严密、一械多用、风格独特,男女老少皆可学练,易于普及推广,并具有十大风格特点:讲阴阳、重意念、走螺旋、发寸劲、练腰劲、气自然、形逼真、神慑人、多套路、易推广。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忙于各种经营活动,喜欢习武的人很少。加之社会上个别人擅自将牛郎棍法篡改为“太极鞭杆”、“太极棍”,私自传播,制约着正宗牛郎棍的传承。

200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郎棍作为唯一的传统武术项目列入其中。2009年乳山牛郎棍被列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乳山牛郎棍研究所被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习所”。


传统美术  乳山剪纸据专家考证,乳山剪纸早在明朝以前就已臻成熟。从清代至今,剪纸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家中柜门、大门、窗户上,家用的纸笸箩、面缸子、针线盒子等,都会贴上吉祥的剪纸图案。结婚要剪一对鸳鸯戏水、双喜字、并蒂莲一类的喜庆图案。生孩子就剪贴连生贵子、榴开百子、五子登科等和子有关的,老人过寿就会剪贴八仙庆寿、鹿鹤同春、寿星等吉祥庆寿图案,二月二剪小龙,清明剪春燕,端午节剪猴子,中秋节剪桂树,春节剪挂签窗花等等,剪纸成为了生活中抒发情怀,寄托美好愿望的表达方式。

古时候女孩出嫁,要自己剪纸,贴在嫁妆上,让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和婆家人看见自己的手艺,人们往往根据新娘所剪作品来判断新娘的巧拙。因此,姑娘在出嫁前学剪纸也和学习缝纫刺绣一样重要。所谓:“二八闺秀绣罗衫,巧剪花样百家传”。结婚后婆婆会送给媳妇一把剪刀,寓意一是剪好纸做好针线活,二是和婆婆一心一意,至今乳山还保留着这个风俗。乳山剪纸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画面生动,剪出的人物感情充沛,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也有线条纤细,作品以小巧玲珑、纤丽多姿见长。

乳山剪纸分为两大流派,大孤山一带的粗犷豪放,求神似不求形似;午极一带的精巧细腻,追求形神俱备。

乳山剪纸用于事情上,大致有婚庆类、寿庆类、节庆类和丰庆类的;用于地方上,大致有图纸留样类、器具装饰类、窗花点缀类和仰棚美化类的。

由于乳山剪纸区域性强、艺术性高,并有较为清晰的发展史,以及大量的作品遗存,这对民间习俗、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等具有可靠的史料性价值。

2008年,乳山剪纸被乳山市人民政府确认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乳山市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潘周 ,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威海市剪纸学会副会长等。


 


传统舞蹈-乳山大秧歌乳山大秧歌创建于明朝,兴盛于清朝。乳山大秧歌中的耍龙表演也出现在同一时期。当时天遇旱灾,深受其苦的百姓寄希望于龙图腾,想象着龙能布雨。于是,人们就扎条纸龙抬上街游行,龙所到之处,人们都在家门口用瓢扬水,迎接龙的到来。这种乞雨仪式,成为乳山大秧歌中耍火龙的起源。

乳山秧歌在民间被叫做逗会、耍会、耍逗会、耍秧歌。以队伍庞大、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其中大秧歌中的耍火龙表演形式在国内独树一帜。

乳山大秧歌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内容。主要分单队亮相、斗做、梅花盘、大团圆、收场谢幕表演。乳山大秧歌是由锣鼓队、耍龙队、花鼓队、扇子队和自由舞队合作表演。队员多时达到二百左右人,最少也需一百多人,才能显出大秧歌的恢弘气魄。锣鼓队有直径2米的大鼓1个,锣2个、2个镲、钹2个。鼓点分四种,单独亮相打龙灯鼓、花鼓点、扇鼓点,斗做时打秧鼓点。斗节目有龙凤斗(即龙扇斗)、龙与花鼓斗(又叫龙虎斗)、扇与花鼓斗龙。合作表演时打秧鼓点。开场以龙开点,打龙灯鼓。收场以龙最后耍一圈谢幕,也打龙灯鼓。

大秧歌的阵形有二龙吐须、龙摆尾、剪子股、卷菜心、盘玉柱、八卦阵、竹兰开花、勾心斗、九旗阵、跳龙门、四连环等变化。演员的步法一般采取走十字步(又称剪子步)、走8字,8与“发”谐音,是种祝福,寓意让观众“发”。走势有踏步、扑步、颤步、纵跳步、走场、跑场、踉跄、吸腿、翻跟头、叠罗汉、鹞子打腿、水底捞月等。手势表达有甩、捅、点、抖、杨柳、单臂花、交替花、蝴蝶花等动作。

乳山大秧歌的表演方式一般采取自村演、串村演(又称闯村演)、秧歌队路遇、汇演等几种方式。

乳山大秧歌耍火龙表演的喷火材料和手法是独家秘方,仅一人会使用,因此加大措施对乳山大秧歌进行活态性保护迫在眉睫。

为保护乳山大秧歌传统舞蹈表演艺术,乳山市针对现在面临的困境,采取了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乳山大秧歌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在节庆重大活动的时候邀请秧歌队参加演出,传播传统文化。

2008年6月,乳山大秧歌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医药-谭氏烫伤膏谭氏烫伤膏在胶东的知名度很高,仅有资料记载的近30年来,就医治好省内外烫烧伤患者3万余人;烫烧伤面积达3度以上患者30多人;医治好瘀疮患者及各类肢体溃烂患者和皮肤病患者万余人。每天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谭氏烫烧伤特效药膏誉为民间秘方的一绝,在乳山民间,盛赞这种药膏是:“贴上名师贴,立即就止痛,两天长新肉,五天换新容。”

谭氏烫伤膏现在的传人不姓谭,而是姓秦,名字叫秦桂环,她是“烫烧伤膏王谭俊玉”的徒弟。谭氏烫烧伤药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秦桂环为第5代传人。秦桂环医生自幼受父辈熏陶,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5年,她嫁到本镇兰家庄村,操起她的本行。由于她的热情服务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治疗烫烧伤方面颇有名气的老中医谭俊玉便收其为徒。在从医期间,她亲眼目睹了遭受烫烧伤患者所受的折磨,深深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压力。特别是烫伤烧达到3度以上的患者,面积大,伤情重,无法医治而导致死亡。她暗下决心,只要患者还有一口气就要把他治好。于是,她根据师爷和师傅传下来的秘方,潜心研究烫烧伤特效药的功能。30多年来她已将烫烧伤特效药粉研制成为具有十几味中草药配制而成的烫烧伤特效药膏,不仅能治疗烫烧伤,对瘀疮、糖尿病肢体溃烂、外伤感染、拔脓排毒、去腐生肌、活血化瘀、收敛伤口、消炎止痛、促进新组织生长、口角炎、小儿黄水疮等皮肤病也有特效。患者敷上她的烫烧伤特效药膏无痛苦,伤口愈合时间快,不留疤痕。患者达到1度的只需5天就能痊愈;患者达到2度的需10天左右就能治好,患者达到3度以上的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康复。在乳山市是唯一治疗烫烧伤的祖传特效药,治愈率和有效率一直保持在100%,被当地群众称为“药妙价廉”。

谭氏烫伤膏自问世以来,为全国各地烫烧伤及各种皮肤病患者解除了痛苦,为传统医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谭氏烫伤膏的特效作用,必将产生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因为中药熬制程序复杂,特别是受西药购买便捷的影响,目前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学习谭氏烫伤膏的熬制,从而使这项优秀传统医药生存状况面临失传的危机。

2011年10月,谭氏烫伤膏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12月,谭氏烫伤膏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乳山民俗乳山婚俗新中国建立前,男女婚事,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当事人没有决定权。建国后随着政府的提倡,婚龄青年才逐步有了恋爱自由。但靠媒人撮合的婚姻占比仍然很大。不论是自由恋爱的、还是媒人说合的,婚前都要履行议婚、相亲、订婚、盼家、择好日、下彩礼、搬箱等程序。婚礼包括“嫁娶”“开箱”“瞻久”三部曲。

嫁娶:头天傍晚,新郎前去迎亲。离家这一刻,叫“走轿”。新郎要在太阳落山以后进新娘家,女方家的亲朋好友齐来庆贺。岳家设喜宴招待女婿及亲朋。女婿就这一次在岳家坐首桌的首席,以后则同儿子一样,有客时只能做服务生。

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和新郎交换信物,一般是新手绢,纯洁锦绣、涓涓流长之意。信物交换后就得马上启程。新娘的母亲不出来送女儿,这时要坐在炕上为女儿坐福(祈福)。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随新郎、新郎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儿女双全、身体健康、运佳势达的人,这样才能给一对新人送去好运。如果这天同村有多家嫁女,以早出发者为好,有占先为吉的说法。新娘离开闺房这一刻,叫“上轿”。新娘“上轿”后只能看前方,不得回头看。寓意婚姻长久,不走回头路。新郎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点头致意,不得说话。话——谐音“化”,引申“失”(言多有失)。这时男方家喜联盈门、喜字满街、鞭炮高挂,亲朋们站在大门口恭候,做好了迎接新娘的准备。

新娘一行一到,按事前分工,有接新娘的姑婶姨嫂(个别村有“姨不送、姑不迎”之说,即女方的姨不参加送外甥女上轿,男方的姑不参加迎侄媳妇下轿),有接“送客的”婚宴主陪。接新娘的,把新娘送入新房;接“送客的”,把客人引入客厅。同时鞭炮齐鸣,营造喜庆气氛。中午,设宴招待亲朋好友。筵席设几桌视人数多少而定,女方“送客”的和新郎舅坐首席。

晚上有闹洞房的习俗,村人想尽各种办法捉弄新娘和新郎。受兄长如父的观念影响,平辈中“大伯子”(丈夫的哥哥)不与弟媳诙谐言笑,不去闹洞房;“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则“叔嫂无忌”,是闹洞房的主力军。这种陋习后来被逐步淘汰。

开箱:结婚的第三天,新娘的父亲、哥哥、弟弟到男方家。把婚前“搬箱”搬来的箱子、盒子打开(倒不用亲自去打开,仅是种形式)。这时,男方家才能把女方带来的喜饼(也叫媳妇饼)分给亲朋邻里。这天的宴请规模要小于结婚当天,一般是男方门里的人和婚宴时因事未能参加者。也有简化开箱这道程序的,开箱的人在婚礼当天即随新娘新郎前来,叫“跟腚红”或者“当日红”。

瞻久:因为是喜事的第四天,所以也叫“瞻四喜”。新郎和新娘要同去新娘家,探望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用意一是新郎登门感谢岳父岳母,感谢他们把辛苦养大的好姑娘嫁给了本人;二是新郎新娘要表表态,表明永久坚持这段婚姻的决心。这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几对新人能真正按规矩把话说出口的。

乳山婚俗是一部诗剧、一个套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新郎新娘是主角,主婚人和亲朋好友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新郎新娘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共渡美好人生。结婚以礼俗的形式和艺术手段综合反映了乳山的社会历史、民俗风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激发了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

2008年,乳山婚俗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蒸面兔习俗金、元时期,境内村庄因战乱多数遭毁或因居民避乱远徙他乡而湮没。这给野生动物提供繁衍生息的乐园。明初移民从内地至此后,田园里的庄稼苗,几乎被漫山遍野的野兔啃食净光。在与野兔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觉得野兔多的之所以驱之不尽,是有兔神在保护。为了讨好兔神,当时许多山坡上建有兔神庙。并将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小麦收获时节)这天定为兔子生日,家家户户蒸面兔,给兔子庆贺生日。“六月六,蒸兔头”习俗传承至今。

蒸面兔给兔子过生日的起源,另一说法是为了预防疾病。盛夏将至,夏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从前缺医少药,人们在无助中往往祈求神灵保佑。企盼为嫦娥捣药的玉兔,从月宫降灵人间,避瘟消灾。吃下面兔,就等于药神在身。

蒸面兔,要先发面,发酵好以后,开始捏面兔子。用白面捏塑的兔子,三瓣嘴儿、两只大耳朵、一条短尾巴鬏鬏,再用红小豆嵌成眼睛。有蹲兔、跑兔、躺兔、双兔相随、母子相依、群兔嬉戏等造型,或细腻、或夸张,姿态各异,憨相可爱。把捏好的面兔再次发酵,面兔发酵好以后,将兔放入锅中蒸。往锅里放时,戏称“兔子到锅上开会”;蒸熟出锅时,戏称“兔子出来晒眼”。这两句话后来成为地方歇后语。“兔子到锅上开会”,提高了乳山口镇锅上村的知名度,乳山的大人小孩,没有不知道锅上村的。受此影响,锅上村人蒸的兔子,品相好、口味好,最富盛名。

民俗学者经过考察发现,六月六蒸面兔习俗在乳山历史源远流长,至今保存完好,分布广泛,它体现了人与动物平等的思想,永远地提示人们审视环境,重视健康。

六月六蒸面兔的习俗全国仅乳山所有,其保护意义不言而喻。在乳山,60岁以上老年人基本上都会蒸面兔子,年轻一代会的不多,如不保护,这种地域文化将面临消失。

2011年,蒸面兔习俗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间音乐-传统打击音乐凤凰不断头凤凰不断头,是乳山市大孤山镇南口村长久流传的一种传统打击器乐合奏乐谱,用于配合乳山大秧歌表演。历经世代传承,至今已达150多年之久。

凤凰不断头乐谱是由锣、鼓、小镲、手锣、钹五种乐器配合打击完成,整个乐谱全部以钹为号令起乐。乐谱广泛用于配合秧歌舞、秧歌剧、踩高跷、扇子舞、耍狮子等民间娱乐活动,起渲染气氛、召集观众、表达节日里喜庆欢乐心情的作用。

据传承人王华东(1930—  度930麓有一座小山岭,人称凤凰岭,山下有一个村子叫凤凰村,当时)回忆,打击乐凤凰不断头始于1843年前后。当年在昆嵛山东麓有一座小山岭,人称凤凰岭,山下有一个村子叫凤凰村,文登铺集有一位老者居住在凤凰村中,他发明了凤凰不断头秧歌打击乐。后来南口村第一任传承人姜允芳(生于1878年、卒年不详)经过拜师,掌握了凤凰不断头乐谱,并在南口村传承下来。

旧社会民间时兴赶山会耍秧歌,凤凰不断头为南口村的秧歌队赢得世人无数的赞誉。1942年,乳山境内黄山区区政府驻地在果园村,每年春节,黄山区区政府都组织各村进行春节秧歌汇演。南口村村民王华东当年15岁,他编了一个秧歌剧是有关难民逃难的故事,其中一个演员在赶赴果园村的路上,拾到一根破草绳,他当机立断,将破草绳绑在腿上参加了演出,因草绳呈现出难民的苦难,他的演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出彩效果,再加上凤凰不断头打击乐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南口村的秧歌此次汇演获得一等奖,区政府还颁发了“文华先锋”纸质牌匾。

每逢汇演,当南口村的凤凰不断头一上场,其他村的乐手都自动停止击乐,专心聆听凤凰不断头的音律节拍。

凤凰不断头秧歌鼓点共有10个番,每番的节拍各不相同,其铿锵有力、激动人心的奏鸣,令打的人百打不厌,听的人百听不烦。

所谓一番,就是一小段的意思。完整打完10番,需20分钟的时间。番有长有短,头尾最短,第六番最长。番与番之间有停顿,又叫拖,俗称眉眼。眉眼期间打的鼓点不限,全听钹的号令,钹起点怎么领,其它的乐器就怎么跟。眉眼期间上演各种舞蹈及表演唱。

南口村的凤凰不断头自传世以来,在旧社会配合演过秧歌剧《三辈闹》《老来难》《后娘打孩子》《兄妹开荒》《难民逃荒》等众多剧目,新时代演过《百姓的日子比蜜甜》《人到老年不必难》《十大劝》等。

现场演奏:凤凰不断头的10番秧歌鼓点:

1、|哐 歹|哐 歹|哐 哐|令哐乙另|哐  ○ ‖

2、|哐 哐|另哐乙另|哐,当 当|哐 哐|当 当|哐 哐|且 且|

       |哐 哐|另哐乙另|哐,哐哐 乙‖

3、|哐 哐|另哐乙另|哐,乙且|且且 且‖(重复三次)

4、|哐歹另叮哐另 叮|哐歹乙哐乙哐 乙|哐 哐 |乙且且且 哐|

|乙且且且 哐 |且 且 |哐叮哐叮 哐 |乙且且且 哐 |

       |乙且且且 哐 | 且 且|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哐哐 乙|

|咚歹隆歹且隆 咚 |哐歹哐歹 哐 |咚 哐 |咚 哐 |

|咚咚 咚 |哐哐 哐 |哐 哐 令哐乙另  哐 ‖

5、|哐歹另咚哐另 咚 |哐歹乙哐乙哐 乙 ‖   (重复三次)

6、|哐歹另叮哐另 叮 |哐歹乙哐乙哐 乙 |哐 哐 |

|乙且且且 哐 |乙且且且 哐 |且且 且 |哐歹哐歹 哐 |

|乙且且且 哐 |乙且且且 哐 |且且 且 |哐哐 哐 |哐哐 哐 |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哐哐 乙 |咚歹隆咚齐隆 咚 |哐歹哐歹

哐歹 哐 |咚 哐 |咚 哐 |咚咚 咚 |哐哐 哐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7、|哐 歹 |哐 歹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另哐另哐乙另 哐 |

|乙且且且 哐 |乙且 且且 哐 |哐 歹|哐 歹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8、|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咚歹隆咚齐隆 咚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

9、|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当 当 |哐 哐 |当 当 |哐 哐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

10、|哐哐哐歹隆咚 哐 |哐哐哐歹隆咚 哐 |隆咚隆咚 哐

         哐 哐 另哐乙另 哐 ‖

(备注:大锣—哐;鼓—咚;小镲—且;钹—且;手锣—歹或当;○、乙均表示打击过程中稍微停顿。镲与钹基本上同步。)

凤凰不断头一度中断达40多年之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指导性纲领之后,老传承人王华东意识到延续150多年的凤凰不断头不能在他这一辈失传。经他仔细回忆,将凤凰不断头乐谱一一记了下来,并在村里找来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起切磋,终于将凤凰不断头的乐谱恢复原貌。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支持下,买来打击用的所有乐器,组建了村级秧歌队,凤凰不断头重新在南口村回响。

2014年2月,凤凰不断头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7月,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间曲艺-乳山琴书乳山琴书,又称乳山大鼓。已有近400余年历史,创始人为清嘉庆年间邹县石元郎。乳山琴书由西河大鼓演化而来,初名“盲人调”或“瞎子说书”,多由盲艺人演唱,后渐成为盲人谋生的手段,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旧时的盲孩,几乎都拜师学艺,从事这种大鼓的演唱,。嗓音条件差的,做乐手;嗓音条件好的,做歌手。曾涌现出一些明星式的盲艺人,深受听众喜爱。著名的盲艺人,拥有粉丝团,跟场助兴。

乳山大鼓的伴乐有,小鼓、三弦、坠琴、胡琴、钢板、笛子等,合奏起来美妙动听。唱主角的要边打鼓、边打钢板,其他人员或伴奏或和唱,扬抑顿挫,同调别韵,格外好听。有时候,也能一个人自拉自唱,或者自弹自唱,一人一台戏,饶有趣味。早期乳山大鼓的主要唱腔,有三大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落腔等形式。三大腔是各地大鼓较早的唱腔之一。由三大句唱腔组成,节奏宽,音域宽,大起大落,可以适当地延长,富有粗犷、高亢、婉转的山歌风味;起腔是开篇唱腔,由上下两句唱词组成,节奏平稳、悠长、抒情、委婉;二板紧接起腔,也是由上下两句组成,唱法与起腔略同,起连接过渡作用;平腔是大鼓的主要唱腔,以上下两句反复演唱,节奏平稳、流畅、富有口语化和较强的叙述性;快板也叫流水或贯口板,有板无眼,一板贯底,速度快,情绪紧张热烈,用在全篇故事的高潮部分,全篇的结尾处也往往采用欢快、热烈的快板;落腔一般用在各段落之间和全篇结束之处,干脆、利落的叫煞头,婉转、花哨的叫花落腔。

乳山琴书的艺术手段,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唱来交待故事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说的亲切、唱得动听。其特点是简便易行,一两个人,一两件乐器,甚至一个人带着击节鼓板,不需要化妆,不需行头,走到哪里就说唱到哪里。

演唱的剧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依次有《封神榜》《绒线记》《秦香莲》《杨家将》《说唐传》《三国》《七七事变》《白毛女》《三上桥》《小二黑结婚》《乳山英模谱》《农业学大寨》等。

关于乳山大鼓,现可找到的记载资料大致有:1941年以后,在抗日政府的组织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抗日救国会,编排抗日节目,走乡串村,进行爱国救亡宣传。1953年改为盲人曲艺协会,共有会员40多人。1963年扩大组织,会员成倍增加。1977年,县文化馆把盲艺人分成了几个组,对外使用“盲人宣传队”的名称,分赴全县各地巡回演唱。县广播站也时常灌制录音,在广播里播放。后来由于电影、电视的兴起,至1990年前后,各盲人宣传队陆续解散。

乳山琴书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缩影。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巨大。发掘、抢救和保护乳山琴书对乳山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8年6月,乳山琴书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间文学大乳山的传说很久以前,乳山沿海居民日子过得安宁幸福。后来,一群海妖在此兴风作浪,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海妖频繁出没,刮起狂风,掀翻船只,海边的村庄,因而撇下了大量孤儿。村中的老年人,根本抚养不过来。三圣母经儿子劈山救母以后,全家人团聚,安居天庭。但三圣母从来也没有忘记人间的疾苦,听到东方沿海有孤儿的啼哭,便坐卧不宁。她决定再次冲破天规的约束,下凡消灭海妖。因不放心她只身临敌,她的义妹灵芝也同行前往。

三圣母施展法术,只见天上飞下无数礁石,块块石头都像长着眼睛一样,不偏不倚地向海妖们砸去。顷刻之间,小妖全部被消灭。只是海妖的首领有些能耐,他用长戟挑开大石头,持戟向三圣母刺来。只见义妹用手在空中一画,随之吹了口仙气,一只天犬和一只雄鹰从天而降,直扑妖首而去。义妹又顺势扬起手中的宝剑,奋力向前扔去,只听“咔嚓”一声,直中妖首咽喉。姐妹俩未想到的是,妖首在临终挣扎时,掀起了滔天巨浪。她俩想用造物术挡住浪潮,但造物不成功,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内伤。因造物术损耗体能太大,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使用。危急之中,容不得多想,她们当机立断,决定用身体挡住海浪。三圣母在东,义妹在西,俩人迅速侧卧于海边。她们的身体,对应着浪峰的长度迅速伸展开来,挡住了海水,保护了岸上的百姓。

三圣母卧身挡水时,正好身边有一群饥饿待哺的孩子。有个孩子饿急了,两只小手乱抓岸边的淤泥往嘴里填。看到孩子们都饿成那样子了,三圣母心如刀绞,急忙催乳哺育。圣母的乳汁溢出,如练如溪,溅落到孩子们嘴中。因待哺的孩子太多,她衣不能合襟,索性敞怀,广布母恩,自己却误了内伤的恢复期,化作了大乳山、小乳山地貌,永远留在此地。为了此后孩子的生计,三圣母把部分乳汁滴沥到海岸边,变成了附着在礁石上的贝类。其肉色白如乳汁,生熟皆可食,且营养丰富,鲜美异常。因是圣母的乳汁滴沥而成,故人称“母沥”,后写作牡蛎。

三圣母最有威力的法宝是宝莲灯,因怕误伤海中鱼虾等无辜生命,她不忍心使用。即使是那些小妖们,三圣母也给它们一条生路,使其就地转生为寄居蟹(就是礁石下那种叫鬼蟹的小蟹子)。

三圣母以伟大的母亲情怀,向人类诠释了母爱的圣洁无私、博大永恒。她化作大地圣母,护子之爱,惊天地、泣鬼神,在人们心中永远树起了东方圣母的神圣形象;义妹灵芝匡扶正义、果敢无私,也被人们永远铭记。

2008年8月,大乳山的传说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大乳山的传说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贡品册梨的传说  传说清朝的时候,乳山境内的上册村,有个姓丁的人在外地做生意,有一年,他从东北返回威海卫采购货物。心想,到了距家很近的地方,应该回去看看。“不怕亲戚多,就怕一大窝。”那么多的亲朋好友,捎点什么给他们呢?在威海卫的大街上,他边想边走。突然,他听到一外国人在用生硬的汉话叫卖什么。到近前一看,是在卖树苗。丁先生听懂了这是一种梨树苗,喜沙土地儿,其他的再也听不明白了。此时他想,家乡遍地黄沙土,粮食产量很低,何不动员乡亲栽植这种果树呢?他就买下好几大捆,准备回乡分给亲友试种。回家后,多数亲友对这“洋货”不感兴趣,不愿意栽培。丁先生无奈,就把树苗栽在自家田地里。

为管理那片梨园,丁先生把生意店铺迁移到乳山。开始,那些梨树并不争气,到了四五年后才开花结果,而其果又多些被虫蛀。邻居劝丁先生放弃,但那些梨树已长得那么大了,且果实香甜爽口,他实在舍不得放弃。一天夜里,丁先生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树上的梨儿,变成了一个一个小小的人儿,他们都是名医的后代,走乡串村,治好了很多病人。“小医生”的美德传到了宫廷里,皇帝召见了他们,并每人封赠一件黄马褂。穿着黄马褂的小医生,欢呼雀跃,场面很是热闹。醒后,丁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他看到儿子在用黄裱纸叠玩具,又受到触动,他想,用纸把梨包起来,虫子不就叮不到了吗。想到就干,他就用套袋的方法阻止虫害,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从此,这种梨被人们广为引栽。

有一年,在梨成熟的时候,宁海州衙门的一位公差路过上册村,村民拿这种梨招待他。那位差人说,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梨。临走时,差人又买了一些回去孝敬当官的。州官老爷品尝后,大呼奇果,高兴得手舞足蹈。原来,他正在为进贡朝延的贡品发愁。他急忙派人到上册一带收购。来采购的人问村民,这梨叫什么名字?村民都说叫洋梨。带洋字的叫法,在当时是土的不能再土的大土话,而贡品得有个文雅的名字。还是州官有学问,他依据产地上册的名字,命名为册梨。

册梨入朝后,立即引起轰动。大臣们以能得到宫廷馈赠的册梨为荣。所赠数量,多是一两个,超过4个的,是王爷级的或建立奇功的人。慈禧太后更是喜欢,每日必食。有一天,吃完册梨后,老佛爷书兴大发,传唤宫女笔墨伺候。她说,我要给册梨一个封号。说完,写下了“天下第一梨”五个大字。刚想传令送到宁海州,又想,先找几个人看看这字怎么样。其实,慈禧太后好显摆,写了自己满意的字,总要找人品评一番。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齐夸老佛爷的书法更是天下第一!夸得慈禧满心喜欢,吩咐切梨招待大家。一宫女耳语老佛爷,“梨不好分着吃。”慈禧太后哈哈直笑:“老百姓叫洋梨,我这是分洋利哦。”大臣们都听懂了,再夸老佛爷聪慧过人,金口圣言。

贡品册梨的传说,反映出外来植物由“洋”变“土”的一段有趣经历。从人们的不认识,到最后成为轰动一时的名优贡品,蕴含引种人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态度,对后人很有启发,也使后人因册梨在经济方面受益。

册梨有润肺、化痰等医疗功效。特别是咳嗽痰稠或无痰、咽喉发痒干疼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患者,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患者,饮酒后或宿醉未醒者尤其适合,具有极高的保健作用。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口头文学的传承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贡品册梨的传说”也是如此,现在青年人知道的已经很少了,只在一些老年人的口中还念叨着。

2011年,贡品册梨的传说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圣水宫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瘟疫流行,伤人无计其数,全真道真人王玉阳心急如焚,苦思解救百姓之法。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一天夜里,王玉阳梦见碧霞元君告诉他尼姑顶山里有圣水,能止瘟疫。醒后,他迫不及待地前去寻找。然而,找遍了尼姑顶山,也没有发现圣水的踪迹。他情急之下,朝着尼姑顶山阳坡的山崖,连击三掌。不知道是用力过猛,还是他天生具有非凡的神力,只听那山崖轰隆地一声坍塌下来,坍塌面上出现了一个洞穴。王玉阳想,有了洞穴就应该有泉水,但很久也不见有泉水流出。王玉阳急了,他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口中祷告:“请碧霞元君赐圣水救黎民。”祷毕,洞内隐约有响声,只见洞壁自西向东出现一条裂缝,石缝两端都有泉水涌出。此时,碧霞元君显声说:“你快叫百姓来取圣水,饮用后瘟疫自消。顺便告知,两泉一停一注,十二年一交替,地支逢子为更替之年,以显其圣。”王玉阳听罢大喜,连句感谢话也顾得上说就跑下山去告诉百姓。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众人喝过圣水后,瘟疫消散了。后来,王玉阳为此洞取名圣水岩,并在洞顶的岩石上亲题“圣水岩”三个大字。此洞高约5米、进深6米、最宽处9米。岩洞中一股洌洌甘泉,天旱不涸、地涝不涨,永远默默地流淌着。

王玉阳三掌击出圣水的事,越传越广,越传越神,后来皇帝也知道了。王玉阳先后5次被皇帝召见,皇帝还慷慨地赠予大笔金钱,叫王玉阳修建圣水宫。修建圣水宫的时候,建筑物料堆放在太平观。参加建设的工匠共99人。建筑所需的物料,是用一头毛驴从太平观驮运而来的。张果老觉得王玉阳在搞大建设,应该帮助做点什么,就打发自己的坐骑来帮忙。那驴一天驮来的料,正好是工匠们一天所使用的量。张果老的毛驴特聪明,来回都不用人牵引,把活干得有条不紊,从来没有出过差错。王玉阳当时住在太平观办理建筑材料,到了第99天,王玉阳对毛驴说:“就要竣工了,这是最后一趟,修建圣水宫你也是有功之臣呀,回来我好好奖励你。”毛驴听了很高兴,欢蹦乱跳地又上路了。然而,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那毛驴也没有返回来。王玉阳急了,就沿路去寻找,直找到圣水宫工地,仍不见毛驴的踪影。王玉阳沉思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宫前门前两只石狮子中,有一只的嘴角上有血迹。原来这石狮子还未经主人驯化,竟开口杀生。王玉阳大怒,只见一道寒光,他手起剑落,那吃驴的石狮子已身首异处。

王玉阳修建圣水宫是为了培训道士,也使道教信众有个朝圣的场所,而他本人并不居住。有天半夜,弟子听到山中有凿石之声,想去看个究竟。但雾锁山崖,怎么看也看不清。天亮后,弟子们发现圣水岩东侧的山崖上,又多了一个新洞口,洞顶上方的岩石上写着“玉阳洞天”四个大字。王玉阳站在洞内,探出身子对众弟子说:“尔等居观内,此处为吾之所也。”从此,他一直住在石洞里,在此创立了全真道嵛山派。玉阳洞位于圣水洞的右上方,洞深7米,高、宽各2至3米。洞中央凿有神台,洞壁凿有8个神龛。

王玉阳在洞前的半坡上修筑了老母殿,是他母亲生前的居所、逝后的祭祀处。他在全真教三教合一教义的基础上,又重点强调天人合一的实践,其道教的哲学思想、养生文化之最高成就,在乳山得以发扬光大。王玉阳的老母亲,在那个时代就高寿达93岁,可见其养生文化不仅是理论先进,其实践也是进入了高端阶段。

    2008年8月,圣水宫的传说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12月,圣水宫的传说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岠嵎山的传说  岠嵎山风景区位于乳山市区西约18公里处,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岠嵎山风景区山石独特,形人似物,无不栩栩如生,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石雕园”;岠嵎山风景区森林景观幽雅,植物种类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园”。岠嵎山水文景观资源丰富,湖塘、瀑布、山泉与山、林有机结合。小气候特征明显,空气中每平方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0多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岠嵎山风景区人文历史悠久,佛道两教同时在此发展,既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又创造了佛道和平共处的独特文化环境,形成了自然美和人文美有机结合的景观效果。

山如人,有体貌特征、有精神灵魂,山的灵魂就是它的故事和传说。

据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闻言东夷海滨有座母亲山---大乳山,很好奇,就前来游览,目睹了大乳山的独特风韵,他感慨万端,决心让天下的母亲不再孤独。遂吩咐天将岠嵎,用3年时间,在大乳山西北面一马平川的地方,造一座雄伟峭奇、别有韵致的山。并具百景,保护并陪伴着大乳山。

岠嵎报请玉皇大帝下旨,让东海龙王帮忙。虾兵蟹将一齐出动,从海底搬石运土。历时两年,一座高山的毛坯耸立起来了。岠嵎又用一年的时间,建造了玉皇阁、老君庙、火龙洞等24大景,雕成了猿人石、莲花石、山神石等72小景。

令人遗憾的是,三年的工期太紧。距玉帝视察验收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时不我待,岠嵎忍着剧痛将两手伸进炉火中一炼,手指便坚硬无比。他硬是用手又挖出了86层台阶的凌云天梯。此时,他已筋疲力尽,但仍剩下一大景和三小景没有完成。想到玉皇大帝马上就将驾到,自己却没有完成任务,他不由得伤心落泪。一行泪水成为青龙潭,一行成为滴水湖(潭与湖人们习惯上合称为一景)。随后他将设计图样用的笔抛向天空,瞬间变成了一座高耸的笔形峰。这时,太阳已经升起,岠嵎将军看到按期复命无望,大哭起来,形成现在的岠嵎瀑布。接着,他端坐于石坡上,自刎谢罪,化作了将军石。百景之数,以自己的身体补齐。

玉皇大帝准时驾临。他游览了岠嵎山,甚是满意,遂唤岠嵎来见,但却找不到他的身影了。为追记岠嵎的功德,玉帝将此山命名为岠嵎山。

岠嵎山的传说富有悲壮的色彩,也更具人文特点。岠嵎山区多菊花,此山确与菊有缘,电影《山菊花》是在这里拍摄的,而现在写岠嵎山的文学中,山菊满坡那篇《春到岠嵎山》写得好,被乳山市有关部门用作介绍岠嵎山的范文使用,现引用其中一段文字。

“我们首先从‘企鹅望天’的地方进入‘人’字大峡谷的一撇处进山,经过骆驼岭直奔玉皇峰,从大峡谷的中心环视,四周皆山,奇峰参差,怪石嶙峋,别类洞天,山顶上薄雾缭绕,如同仙境,使人顿生恍如隔世之感。

岠嵎山是以怪石堆而成山、以山山相连围而成院的,人进入像到了深门大院,所以俗称“院里”,很形像地点明了岠嵎山的特点。在她面前,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气魄之雄、造物之美、神工之妙、布景之巧,确非人力可及。泰山以拔地而起之高而著称,华山斧劈陡壁之险而著称,崂山以怪石异形之奇而著称,岠嵎山正好集这三山的特点于一身,虽然小于她们,却精致别巧,风格自成。岠嵎峰石怀艺,展技传情,引人无限遐想。峰石或像人、或像猿、或像鸟、或像蘑、或像屋。像动物的在跃跃欲动,像静物的老成持重。这里有天然的石洞、有天然的石棚、有天然的石梯,处处幽异;有瀑、有潭、有溪,明净优美;奇树成林、芳草遍地、山花竞秀;岠嵎山是座保护母亲山的山,愿天下的母亲都安康。”

岠嵎山的神话传说具有浓厚的胶东地方特色和语言特点,寓含了乳山人民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等。涉及当地人的衣食住行等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岠嵎山是“天然的石雕园”以及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增加了神秘感,吸引着国内外许多爱好奇石的专家和学者前来瞻仰。以旅游为契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但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人们对这些遗迹的传说慢慢趋于平淡,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传承人锐减,现在能系统讲述传说的老艺人已所剩无几。当地中年人只能支零破碎地传述几个选节,大部分青年,甚至没有系统听过这个传说,处于失传的边缘。现在,乳山市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计划,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及规划建设岠嵎山生态保护园等保护措施,使这一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2008年8月,岠嵎山的传说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木头鱼的传说  木头鱼,即用木头刻制的一条鱼,是旧时乳山西北部农村酒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旧时乳山西北部山区如马石店镇、崖子镇、诸往镇、育黎镇及周边村镇,离海较远,交通运输不方便。在这些地方,家里待客,想吃到新鲜的海鱼非常困难。但是依照这里的风俗,家里待客酒席上没鱼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当地人就发明了木头鱼。用木头雕刻成真鱼的样子,放在盘子里,上面盖上炒鸡蛋、葱花等各种材料,端到桌上真能以假乱真。此时主人往往开始劝酒,不惜把自己喝倒,把客人喝醉喝跑。目的是为了不让客人看出破绽,保全一点面子。大多时候,都是连鱼还没看见,就被喝跑了。所以,民间故事有说一个人坐了一辈子酒席,可从没吃过一条酒席上的鱼。

乳山的“鱼”难吃,在胶东远近闻名。其实,并非是鱼难吃,实为酒难喝。上桌的鱼,必须是新鲜的海鱼,而且是有鳞的海鱼。鱼的上桌次序,在桌上摆放的位置和鱼的朝向以及吃鱼都是很有讲究的。一桌酒席,传统上是菜上到一半的时候鱼才上桌。过去在农村讲究“头朝北,肚朝客”,现在随便一些,但是鱼肚一定要朝着主客。鱼虽然上桌了,但却不能随便动筷。一桌酒席,其他的菜可以不喝酒,不劝酒,但是,吃鱼时,酒是不能不喝的,而且酒杯一定要清杯重新斟满。想吃鱼的人,必须要先喝酒才能吃鱼。民间流传“头三、尾四、背五、肚六”之说,亦即头朝向哪位客人,这位客人就要领酒三杯,且祝酒词不能重复,要吉祥,让接受敬酒的客人不得不喝,其它的就依此类推。常常因为一条鱼,主人把全桌的客人喝醉才心满意足。客人喝不喝酒,酒喝得足不足,直接关系到主人的信任、重视和被尊敬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古老的木头鱼传统演绎而成的习俗。

如今,乳山人酒宴上的鱼品种越来越多,鱼味鲜美,也不“难”吃了,“木头鱼”演变成了当地人酒席上的一种风俗被流传下来。

木头鱼是乳山饮食文化的缩影,对研究乳山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发展情况以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便利,海鱼品种增多,偏僻山区家家户户都能吃到新鲜的海鱼。只有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才能够使乳山这一重要的饮食文化习俗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2008年8月,木头鱼的传说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木头鱼的传说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嶞崮山庙会  嶞崮山,位于银滩旅游度假区北部,山势突兀,面海而立,远处观之,状如坐佛。这里峰奇谷幽、林峦深邃,长寿泉、圣泉、桃源洞等众多景点,处处充满灵异神奇,被称为海滨仙山。山阳半腰处建有碧霞元君祠,为泰山圣母东海行宫,每年农历4月15日至18日4天山会,开展娱乐、交易、祭祀等活动,是领略胶东民俗的理想场所。

庙会起源于祭祀活动,但嶞崮山庙会究竟主要是祭祀谁,现已很少有人能说得清了。庙内供奉着原始天尊、老子、孔子的塑像,神、仙、人同居,佛、道、儒一体,使嶞崮山庙会的源缘更加扑朔迷离。据嶞崮山文字资料和很多口碑传说,众说纷纭,口径不一。

敬祀二郎神说。说嶞崮山是二郎神奉命建造的。他留下两面宝镜在嶞崮山上,就是山上那两块宝镜石。一面照天际,一面照人间。宝镜可辨人之善恶,只有善者登山才敢临照。二郎神在嶞崮山脚下大单家村北的石硼上,留下了一个脚印,后人称为“神仙脚”;他又在石硼旁边栽下两棵欧果树,如今仍然滴绿吐翠,后人称为“神栽树”。

敬祀王玉阳说。金代承安戊午年,王玉阳来嶞崮山西麓万松岭三元宫、石埠山玉皇庙,讲经论道。并在嶞崮山上挖了“人参泉、荷花泉、长寿泉、元宝泉”。用人参泉的水,给人治内科病;用荷花泉的水,给人治眼病及皮肤病;用长寿泉的水,使人延年益寿;通过饮元宝泉的水,让人广进财源。

敬祀碧霞元君说。碧霞元君全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是主管富足美满、和谐安宁的。嶞崮山仙界称之为“小泰山”,也是碧霞元君的巡管区。嶞崮山上的碧霞元君庙,比泰山上的小,但建得却很精致。

在口碑传说中,有一个活在历代老年人嘴里的故事。说嶞崮山下有一户人家,婆妈去世的早,公爹常年有病,丈夫外出谋生杳无音信,农田劳作、照顾病人的担子全落在媳妇一人肩上。这担子一挑就是二三十年,其苦、其累可想而知。

公婆都患有腰腿疼,要天天烧热炕,春天本不是上山搂草的季节,因灶底无柴烧,4月15日那天,媳妇又登嶞崮山拾草。为了得到崖缝中的落松针(俗称松柴毛),她不慎摔落崖下。山脚耕地的人们看到了,急忙前去营救。发现那媳妇只是受惊吓而昏晕了,身上并没有伤痕。原来在摔下来的时候,一条黄毯子接住了她,使其慢慢着地。毯子上有字,是天神对她孝感天地的表彰。她的奇遇感动了乡邻,人们也感谢天神对她的救护。自此,每年她坠崖那天,人们就到那地方祈祷天神保佑这位孝顺媳妇,也祈祷天神保佑祷告者自己。嶞崮山庙会风俗的起源,原本就这样简单。

嶞崮山庙会是祭祀一位普通妇女的,神是沾了人的光。这是孝悌文化的写照。

嶞崮山的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美丽的传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进一步推动了本市旅游业的发展。嶞崮山庙会极大丰富了游览内容,提升了档次。在庙会上展示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将嶞崮山的美景与传说融入其中,通过剪纸、雕刻、刺绣等形式呈现出来。既提高了嶞崮山庙会的知名度,又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有力地带动了餐饮酒店服务业的兴旺。

2008年,嶞崮山庙会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附、  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名录

序号

非遗项目名称

项目门类

项目编号

项目级别

公布时间

传承人姓名

1

木头鱼的传说

民间文学

Ⅰ-1

威海市

2009

辛明路

2

圣水宫的传说

民间文学

Ⅰ-2

威海市

2011

辛明路

3

岠嵎山的传说

民间文学

Ⅰ-3

威海市

2009

辛明路

4

大乳山的传说

民间文学

Ⅰ-4

威海市

2009

辛明路

5

堕崮山庙会

民间文学

Ⅰ-5

乳山市

2007

辛明路

6

乳山大秧歌

传统舞蹈

Ⅲ-1

山东省

2015

刘京青

宋文菊

7

乳山琴书

曲艺

Ⅴ-1

威海市

2007

祝承田

8

牛郎棍

传统武术

山东省

2009

萧明魁

9

乳山剪纸

传统美术

乳山市

2007

潘周

10

乳山婚俗

民俗

Ⅹ-1

乳山市

2007

辛明路

11

宁海绸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威海市

2009

段桂波

12

贡品册梨的传说

民间文学

Ⅰ-1

乳山市

2011

辛明路

13

乳山大喜饼的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Ⅷ-1

威海市

2011

于彬

14

姜家柳编的制作艺

传统技艺

Ⅷ-2

威海市

2011

姜仁索

15

乳山镂绣

传统技艺

Ⅷ-3

山东省

2013

张连芝

16

谭氏烫伤膏

传统医药

威海市

2011

秦桂环

17

蒸面兔习俗

民俗

Ⅹ-1

乳山市

2011

辛明路

18

乳山粉条的制作艺

传统技艺

Ⅷ-1

威海市

2014

宋维周

19

葫芦烙画的制作艺

传统技艺

Ⅷ-2

威海市

2014

孙华丰

20

乳山钩织

传统技艺

Ⅷ-3

山东省

2015

于淑兰

21

乳山平绣

传统技艺

Ⅷ-4

威海市

2014

单丽莎

22

凤凰不断头

民间音乐

Ⅱ-1

威海市

2014

王华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